[本土资讯] 沙洋县推行“双创双带” 实现共同致富,带动资金回流24.7亿元

[复制链接] 0
回复
4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8-31 08: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出创业带头富 回归创业带领富

  近年来,沙洋县大力开展以“外出创业带头富,回归创业带领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带”工程,累计推荐外出就业49000余人次,实现本地转移就业8200余人次,先后引回338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创办中小企业40多家,创办、领办各类合作社270多个,带动资金回流24.7亿元,有力推动了沙洋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细心服务,鼓励农村人才外出创业。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和务工创业的意见》,对进城务工创业农民实行“五供四补”。即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政策咨询、全额贴息创业贷款等五项服务,发放职业培训补助、培训期间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补助、自主创业补助等四项补助。二是开展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青年免费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电子商务等创业技能培训,对其他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开展车工、电焊工、叉车、面点制作等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壮年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三是搭建务工平台。持续巩固开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发达地区用工市场,积极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了解掌握本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深入挖掘内部转移潜力,及时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二、诚心感召,引导优秀人才回归创业。一是健全联络机制。编制《沙洋籍在外优秀人才名册》,遴选100名对象进行重点攻关。每逢传统节假日,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队,上门走访慰问,加强感情联络,帮助解决困难。积极拓展商会招商、代理招商等新方式,定期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地组织召开同乡会、联谊会。每年举办一次回乡探亲人员聚会,组织开展“沙洋一日游”活动,让在外人才感受家乡发展变化,了解家乡产业优势,萌发回乡创业之情。二是实施政策帮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在全省率先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和首席代表制,将365个行政审批事项精减至153个,对60多个审批项目实行零收费。在沙洋县建立32个护企服务岗,抽调公安、财政、税务、环保等部门人员,组成服务专班,实行驻点包联,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优化创业环境。围绕中国农谷建设和沙洋产业发展方向,策划52个产业化项目,通过在厦门、福建、江苏等地举办推介会,向在外企业家重点推介。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沙洋县促进投资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市场准入、税收、金融贷款等方面为回归人才投资兴业提供优惠的政策保障,并安排专项资金,对回归企业进行奖励,吸引了40名多名在外优秀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290多名在外能人回乡创办、领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真心扶持,打造带富平台共同创业。坚持以“回归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对回归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成为各镇各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一是“三训”结合提升带富能力。立足本县实际,重视发挥回归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通过“请进来”现场培训、“送出去”考察培训、“走下去”结对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回归人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批适应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队伍。二是“三减三惠”扶持创办经济实体。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济实体的回归人才,依据政策在相关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水电等费用上予以减免,在立项、征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鼓励、支持回归人才通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济实体。三是“三个坚持”扩大回归能人带富作用。坚持优先发展带富能力强、成效大的回归能人入党,坚持在优秀回归能人党员中推荐选拔村“两委”干部,坚持在村“两委”干部中实施“带头创业、带领创业”计划,逐步实现强村富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自从每天来签到,心情好了,胃口好了,头发黑了,痔疮不犯了,越活越年轻了.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