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讯] 沙洋县:种植再生稻乡亲热情高,一次播种,两次收获

[复制链接] 3
回复
31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12 08: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五月闲人少:村民既要忙着抢收,又要忙着抢种,乡村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充满着播种的生机。在沙洋县毛李镇叶湾村,几位村民正弓着腰在水田里插秧,已经插好的秧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
  “这是兴叶合作社的再生稻生产基地,这种再生稻节本增效,增产潜力大。”5月13日上午,叶湾村村支书、兴叶合作社负责人张良贞指着稻田对记者说。沙洋县兴叶合作社于2013年6月成立,最初由3个股东组成,筹资30万元,对村民种植的再生稻进行收购。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又吸纳了6个股东来扩大规模。兴叶合作社对村民的生产实行统一管理指导,并负责收购和销售,合作社还投资了100万元对再生稻进行统一加工。合作社生产的优质香米,注册商标为“兴叶”。由于兴叶合作社运行良好、制度齐全、管理规范,村民看到了合作社的前景,踊跃申请入社,合作社人员数量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今已拥有社员229户。
  张良贞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中稻平均亩产700公斤,再生季亩产可达250—300公斤,两季总产比常规一季稻增产3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3元,除去成本,每亩可纯赚700元左右。今年村里再生稻种植面积有1700亩,农民可增收100多万元。
  2012年,村里首次尝试种了600亩再生稻,因大米口感好,给叶湾村带了巨大的商机,且再生季稻谷每公斤收购价较常规稻高出0.5元左右,可使农民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到2014年,合作社将再生稻生产基地扩大到1700亩,可由于销售渠道单一和再生稻米没有被更广泛的人群所熟知,导致3万公斤再生稻米没销售出去。张良贞联系到市供销社来帮助解决难题。市供销社负责人听说后立即安排业务人员现场了解情况。制作了2000份宣传资料,带着再生稻米到处宣传,并积极为合作社牵线搭桥,帮他们解决了销售难题。“下一步,我们准备让兴叶大米通过市供销社的电子商务平台得到更广泛的推广。”5月13日,市供销社副主任陈光东告诉记者。
  “今年我家种了16亩再生稻,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经济效果非常明显,每亩稻田投入成本至少节约240元,后期管理和人工也比常规种植要少,可以额外打零工增加收入。今年我就增加到了16亩来种再生稻。”想着今年又有1万多元的进账,合作社社员、叶湾村4组村民许亚康喜上心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自从每天来签到,心情好了,胃口好了,头发黑了,痔疮不犯了,越活越年轻了.8...

6

主题

14

帖子

9

正能量

洋城书童

积分
91
沙发
发表于 2015-6-12 09:58:14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我走错地方了,呵呵  
恭贺网友:《蓝色£忧郁》成为第八期—逆袭王者! ~~~1...
微沙洋—聚有影响的人微沙洋—聚有影响力的沙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