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宽的环形沟,水面围着一方稻田,稻谷由绿转黄。沟坡晒太阳的甲鱼,见有人来,扑通通跳入水中。田边,每50米便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还配备湿度、温度监测等智能设备。
8月28日,记者来到 沙洋县五里铺镇赵集村,5000亩稻田集中连片,这里是湖北洪森集团的生态有机观光农业园。“稻-鸭-鳖共生,实现水稻有机种养。”洪森集团有关负责人卢礼斌说,每亩稻田产有机稻500公斤、甲鱼150公斤、鸭25只,亩均利润在1.6万元左右。
风吹稻浪,田野飘香。基地旁,育秧大棚整齐排列,智慧农业指挥中心紧张施工。“将打造10万亩有机稻基地,建成休闲观光、生态种植示范区。”卢礼斌说,“水稻全程生态种植,为后期保健品生产把好首道关。”
沿五洋线,记者驱车前往沙洋经开区的洪森保健食品工业园,沿途黄灿灿的稻谷即将收割,将送到这里精深加工。
年轻的工程师孙维矿,正带领团队紧张的调试设备,“我们以米糠作原料,提取稻米胚芽活性成分,产出‘米胚芽多糖’、‘米蕈多肽’、‘膳食纤维’,生产保健食品、饮料,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做了20多年粮油生意的洪森集团,2012年开始谋求转型,与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轻工业大学合作,建立工业化稻米胚芽抗氧化物和米糠多糖提取工艺。“此前只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拥有这项技术,现在我们也达到了同等水平。”洪森集团董事长洪传林说,“公司正申报专利,并开发功能饮料、纤维食品。”
稻谷变身保健品,增值多少?卢礼斌算了一笔账:生态大米市场价是一般大米的三倍以上,这还不算,米糠都可变“废”为宝。每100吨米糠可生产3吨米糠多糖活性物质,100吨米糠仅值16万元,而3吨米糠多糖市价450万元,增值近30倍;再加工成含片、胶囊、饮料等终端消费品后,还可增值。100吨稻谷,米、糠分离延长价值链,增值50倍。“这是参照美国、日本、加拿大三国同类产品最低价计算的。”卢礼斌说,米糠作为大米加工过程的伴生物,过去都以8元钱一斤廉价卖掉了,现在从车间过一遍,就变成宝贝了。“这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方向。”谈到米糠变宝贝,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沙洋县一大亮点。
沙洋依托农产品加工基地,调整农业结构,已形成稻谷、油菜、花卉苗木、棉花、小龙虾五大全产业链,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增收,完成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