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本土资讯] 沙洋县:“一地四收”模式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要富大家一起富

[复制链接] 0
回复
7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9 08:3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沙洋县毛李镇江新村,去年全票当选的党支部书记鲁志刚被乡亲们称为“鸡司令”。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昨日来到了江新村,发现大家又给鲁志刚加了个头衔“虾将军”。
  原来,鲁志刚在江新村里办了两个合作社:拥有418户成员的碧凤源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最近刚办起来的拥有110余户成员的芸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这两个合作社为平台,鲁志刚团结周边乡亲发展种养产业,光一个蛋鸡产业,就让入社的乡亲户均年增收6200余元。因大家在合作社里都听鲁志刚指挥,他就被乡亲们戏称为“鸡司令”“虾将军”。
  走近碧凤源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三栋“153”标准化鸡舍,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鸡屎臭味,反而空气清新,地面干净整洁。推门进入一间鸡舍,只见1万5千余只海兰褐鸡饲养在笼里,笼子里有自动喂水、自动喂食等装置,每排笼子下方有清粪机。
  “这里全部实行自动化,通风又保温,还没发生过疫病。”鲁志刚告诉记者,他2005年回乡建起一栋鸡舍开始创业,当年纯收入6万元,之后事业稳步发展,目前专业合作社的418户成员在全镇各处以笼养或散养的方式养了16万只鸡。因合作社采取的是统一鸡苗、饲料、防疫、销售的无公害标准生产,所以生产成本降低了,又因为抱团规模大,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定价权,所以能充分保障合作社成员的利益。
  “以前我女婿养了2000多只鸡,养了两年没赚到啥钱,后来看到鲁书记养鸡养得风生水起,2014年我主动要求跟着他干,当年居然赚了13万。”作为合作社的养殖大户之一,江新村2组的江加兵向记者介绍,很多乡亲都是和他一样,主动加入到合作社跟着鲁志刚干。
  “去年受外地‘虾稻共生’模式启发,我又发现了新的商机。”鲁志刚告诉记者,2014年7月,他成立了芸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算发展“稻鳖虾综合种养”,并和之前的家禽养殖结合了起来:鸡舍的鸡粪经发酵后肥田喂虾,虾和其他动植物又能喂甲鱼,成功地将家禽养殖、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结合起来。
  “这几个月光卖那10亩田里的虾我就赚了2万元。”江新村4组的胡灯中说,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580余亩,田里除了水稻,还有龙虾、甲鱼和白鲢,“一地四收”的高效益模式让该养殖基地在今年3月的全省水产现场会上被定为省示范代表基地。
  “个人富不算富,要富大家一起富!”鲁志刚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致富成了他最大的心愿,现在他正以两个合作社为平台,吸引更多的村民和他一起抱团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自从每天来签到,心情好了,胃口好了,头发黑了,痔疮不犯了,越活越年轻了.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