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三农”之长 夯实赶超的基础 “三农”是 沙洋的优势,如何让优势成为沙洋后发赶超的动能,沙洋坚持量化管理,勇于先行先试,乡镇集镇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增强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责任感,沙洋县强力推进乡镇“五个一”建设,即:每个镇每年新招商引进1家工业企业,新建或改造1条街道,新建1个集镇社区、1个农村社区,每个村每年新培植1个产业大户。实行一月一督办,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观摩,年终结硬账。近几年来,沙洋县13个镇,个个集镇镇容镇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沙洋县抓住官垱镇被列入全省21个“四化同步”试点镇建设的机遇,聘请省城规院高标准完成了官垱镇“四化同步”发展规划。在县城拿出300亩土地建设官垱卷桥社区,让官垱愿意进城的农民一步城镇化;在开发区拿出500亩土地建设官垱高桥社区,吸纳官垱农民到开发区就业。同时,加快集镇建设步伐,规划了集镇社区,并引进大公司对集镇进行开发、改造。在产业的发展上,坚持农业主打“生态牌”,工业主打“循环牌”,优质稻米种植及精深加工、“双低”菜籽油、小龙虾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针对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实际,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沙洋县大力鼓励大户建设家庭农场,引导能人牵头组建合作社。截至目前,沙洋县共培育各类农业大户11000户、家庭农场4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8家,带动沙洋县土地流转面积突破4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与此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在官垱镇鄂塚等4个村积极推广“按户连片、集中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承包耕地“分散化”、“碎片化”问题。 沙洋县围绕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先后引进企业家,投资赵集现代农业示范园、黄荡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沈集现代农业示范园、曾集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目前,赵集现代农业示范园流转土地5000亩,建成“香稻嘉鱼”示范基地。以油菜花旅游节为品牌,打造出张池农耕文化体验园等亮点纷呈的休闲观光园。今年第八届油菜花旅游节,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8亿元。 二、补工业之短 插上赶超的翅膀 工业是沙洋发展的短腿,但沙洋后发赶超的出路也在工业。今年沙洋县先后引进了LOW-E玻璃、智能配药系统、食品添加剂、楚玉水产园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0多个,初步达成了富钾卤水开发、矿泉水开发等项目10多个,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 为做大做强工业,沙洋县坚持大员上阵招大商,确定了11个投资过30亿元的重大项目,由县“四大家”领导长期跟踪,确保2-3年有1-2个项目落户。同时,每个常委负责一条产业链的招商,每个副县长负责一个区域的招商,每个人大、政协副职领导负责一个乡镇招商,每月一碰头,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结账,全年结总账。1至5月,沙洋县招商引资实现市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119.0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8.2%,同比增长26.4%。 开发区是沙洋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了增强平台承载力,今年沙洋县多方筹资2亿多元,启动了工业七路南北延伸段、工业八路、五洋路三期等四条道路15公里的道路建设工程,完善了雨污管网、电力、绿化等配套设施。多途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在开发区、新港区预先征地1500亩,为项目迅速落地奠定基础。同时,在开发区内拿出两栋近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用于企业孵化中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建设,现在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沙洋县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积极性,坚持一企一策,引导企业技改、扩规、做大、做强。明弘公司同重庆一家公司达成了投资15亿元,建设LOW-E玻璃工业园项目的协议。目前,征地拆迁已全部完成,企业的平面设计已完成,预计7月初正式开工。出台了《加快推进沙洋县玻璃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0多项具体扶持措施。荆玻、天宇等企业淘汰了格法生产线,新上水晶毛坯等新项目,实现了“凤凰涅槃”。为破解资金瓶颈,新成立了4家投资公司,设立了总规模为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与银行合作,放大用于扶持现有企业发展。 三、提县城之质 挺起赶超的脊梁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为了解决县城建设滞后、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沙洋县提出苦干几年,建设“两江明珠,魅力水城”。 实施新区、港区、主城区、开发区“四区并进”,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四区”共有改造道路1条2公里,续建道路9条15公里,新开工道路4条11公里,总投资8亿元,县城骨架基本拉开。出台了“1+5”城镇圈发展规划,实现县城与周边镇的一体化发展。 坚持“三城同创”,提高县城的凝聚能力。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改善县城形象,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在去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行动,完成了绿线、黄线、紫线等规划,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目前,正着力推进平湖公园建设。同时开展“创文”行动,通过开展文明窗口、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小区、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的创建,全面提高县城文明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