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沙洋县后港镇城河遗址的二期考古工作正式展开。
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境内的城河遗址,是继沙洋马家垸城址后,在长江中游汉水流域发现的又一处大型古城址,保存较为完整,距今约有4500到5000年的历史。2012年,考古工作人员进驻城河遗址开始一期考古发掘,对城墙遗址进行了解剖, 今年9月底,考古工作人员再次进驻遗址所在地,开始着手对遗址进行二期考古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黄卫东 “主要是想找一些重要的遗迹,比如这个墓葬,还有这个大型建筑,因为一个大型城址,它标志性的应该是大型建筑和墓葬。”
据了解,这一次考古发掘将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底,考古工作人员除开寻找大型建筑和墓葬之外,还将根据考古发掘进展,继续对城河遗址的结构、壕沟等进行研究。
见习生 朱瑞 “在我身后,这个长方形的土坑,是考古人员之前开挖的两个探方,在这个探方中间有一道隔梁,由于考古的需要隔梁已经被打掉,考古人员在这个区域发现了大量的陶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黄卫东 “这个发掘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都是黑土,可能是个大灰坑。”
灰坑是类似于现代人倾倒垃圾的场所,在开挖的探方内,已经先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以酒器居多,如高足杯、弧形器等,都是都是石家河时代早期的遗存。
据介绍,有关城河遗址的考古调查共将持续五到十年时间,主要是通过对城河遗址的功能分布、结构、生活居住地、墓葬等进行解剖,研究其筑城年代 、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水平等,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江中游史前聚落考古学文化提供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