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本土资讯] 沙洋修路修出14座古墓追溯至新时器时代 工地惊现古墓青砖

[复制链接] 0
回复
274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7

主题

3499

帖子

244

正能量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

积分
3353397

社区QQ达人最佳新人2013年度最佳捍卫奖2013年度最佳土豪金2013年度最佳贡献奖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25 10:13: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物部门在施工中发现的古墓上插的“湖北考古”字样的旗帜。

     在蒙华铁路和枣潜高速沙洋段两个建设项目的各个工地上,尘土飞扬,各种机械在紧张施工当中。已迁走户主的农田林地,还有起伏蔓延的丘陵岗地,都将被机械平整掉。不久的将来,取而代之的将是两条助推沙洋跨越发展的经济大动脉。但在23日上午,一通来自沙洋县曾集镇民主村的电话,将这如火如荼施工的工地地下,深藏着的14座古墓推到了世人面前。

  村民:工地惊现古墓青砖,亟盼赶紧抢救民族遗产

  “听说我们这里的工地上刚发现了一个古墓,墓砖都挖出来了,希望你们报道!”23日上午,荆门晚报记者接到曾集镇民主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的电话,说在民主村8组的建设工地上,有一个古墓!

  当日下午,晚报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轰鸣喧嚣的施工工地上,并由该村民引到一条为方便施工而修筑的南北向的临时公路上,村民指着公路两旁介绍,公路两边都发现了墓砖,施工队伍在发现墓砖后立即停工了,过了几天后在该处插了几面旗帜,上面有“湖北考古”的字样。

  晚报记者翻下公路,发现公路两边的古墓封土都已全部铲平,并在公路两旁发现了几块尺寸远大于我们当前砖块的青砖,青砖上大多都残留着一些黑色泥迹。

  “我看过《盗墓笔记》,知道文物的珍贵性,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将这里的文物挖出来由国家保存,不要让盗墓的捡了便宜,盗走民族遗产!”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担心村里有人捡些文物去卖,才急忙联系了荆门晚报记者。

  工程部门:古墓附近已停止施工,等待文物部门发掘

  “在实施工程作业时,有5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因为是施工中才发现的,所以现场施工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这5处古墓附近已全部停工。”

  24日,枣潜高速相关负责人告诉晚报记者,这5处古墓是在实施大型机械推挖、临时道路建设和架桥、涵管铺设等工程作业时发现的,在施工前并未录入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所以施工中现场工人并不知道,发现后就在第一时间内配合文物部门停工了。

  而沙洋县蒙华铁路建设协调指挥部则表示,早在线路设计时,省文物局已和相关部门对接,对涉及到的9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标注。具体负责施工的是中交路桥有限公司和中铁十四局,指挥部主要负责协调地方事务配合两者施工。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蒙华铁路施工工地上,9处古墓附近均已停工,现场施工人员对古墓附近尽量维持了原样,等待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

  文物部门:14处古墓最早可追溯至新时器时代,正申请抢救性发掘

  “据统计,蒙华铁路和枣潜铁路工程沙洋境内共涉及14处古墓,历史最早的古墓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相关文物部门表示,沙洋县是文物大县,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密集。随着蒙华铁路和枣潜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沙洋段项目的陆续启动,这1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据了解,这批地下古墓葬,从新石器时代跨越至明、清,是了解当地丧葬制度、建筑工艺、社会习俗的珍贵实物资料。为保护好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今年3月,沙洋县文物部门配合荆门市考古所,对蒙华铁路工程区域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和确认工作,并对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划线和插旗等文物警戒标示。今年4月初又再次进行了确认工作。

  今年5月初,县文物部门配合荆门市考古所,对枣潜高速公路工程区域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和确认工作。目前,已经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5处,分别为王港古墓群、金家湾墓群、双坪岗遗址(新石器时期)、李家坪遗址(新石器时期)、猴庙遗址(明清时期)。

  同时,县文物部门对遭到破坏的几处古墓已派驻专人看守,并按照“三级责任、四级保护”文物保护网络联动机制,紧密联系当地村委会、公安机关,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

  截至发稿前,晚报记者了解到,相关文物部门拟于近期对蒙华铁路工程沙洋段的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枣潜高速公路工程沙洋段的5处新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后续工作,相关部门之间正在加紧协调中。

  记者手记 一块墓砖,就是一段历史

  沙洋是幸运的,它有着丰富的文物宝藏,但最值得它庆幸的,是有着一批热爱这片土地,并有着保护文物意识的民众。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能承受多少文化的毁失之痛?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我觉得应该把这个答案放到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里去寻求。小到一次地名命名,大到一次抢救性挖掘,都是对本地人文历史的保护和追寻。只有努力强化本土文化,才能发展出拥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气质。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一位教授,就是一门学科;一块墓砖,就是一段历史。沙洋所抢救的,不仅只是14处古墓,更是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更是本地文化的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沙洋县第八届油菜花旅游节于3月20日在曾集张池隆重开幕!~~~1...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