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和通村公路快速发展,特别是自《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细则》出台以来,农村摩托车数量迅猛增加,但受车主观念、道路条件、保险服务等因素影响,摩托车肇事易发多发,且赔偿执行难,容易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和纠纷。如何有效“治摩”,进一步规范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确保社会平安稳定呢?今年3月份以来,沙洋县经实地调研,寻找问题症结,从服务着手,从保险破题,积极探索人性化“治摩”新路子,取得阶段性成绩。目前,该县“治摩”已形成“政府主导推动、政法综治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基层组织包保、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项工作正朝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通过8个月时间集中整治,符合手续摩托车办证率达100%,保险承保率达95%以上,强制报废一批摩托车,查获一批被盗抢摩托车,摩托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及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 一、剖析“治摩”根源——管控举措不足,引发大量事故。据近三年交通数据统计,沙洋县共有摩托车13.6万辆,牌证手续齐全的仅有6.2万辆,三年发生事故2600起,死亡60人,分别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的72%和死亡人数的68%。一是交通管理有缺位,导致驾驶员安全意识差。据统计,摩托车驾驶员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0多岁,95%以上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基本上是有车就骑,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办牌办证不方便,到县城一天办不下来,还要上电脑考试,根本就不会,既费时费钱又麻烦,办不办无所谓。还有的认为违了章交警只晓得扣车、拘留、罚款,有抵触情绪。这些不想办、不愿办、办证难,实际上折射的是宣传、教育、服务的缺位,是程序制度设计的不切合实际,不便民,不利民。二是强保机制不完善,导致驾驶员参保率低。绝大多数村民购买保险意识不强,舍不得花保险费,一般情况下不愿保。在强制保险上存在抵触情绪,觉得是部门在拉保险、搞回扣。另外,近几年来,保险公司因无钱可赚不愿意承保摩托车强制险,即使有驾驶员想购买保险也找不到承保公司。三是事故赔偿渐提高,引发社会矛盾多。通过对近70起伤亡事故的分析,平均每起死亡事故赔偿额在25万元左右,即使办理保险也仅有12.2万元的交强险(医疗费1万、死亡伤残11万、财产损失0.2万),相差甚远。如果没有购买保险,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赔付可致倾家荡产。随着事故赔偿标准和医疗费用不断提高,每年因赔偿难、处置难造成的抬尸、堵路、围堵机关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在23起以上,占沙洋县总数的40%,处置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已成为该县平安建设中最突出的矛盾纠纷之一。 二、创新“治摩”方法——坚持人性化服务,全方位解决交通管理难点。一是变交警单打独斗为党政齐抓共管。该县多次召集政法(综治、维稳)、交警、保险、工商、税务、信访等部门,围绕“治摩”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和会商,形成从服务着手、从保险破题、综合治理的思路,分别提请县长办公会、县综治委全会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5月1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此项工作。二是加强宣传发动。群众是实施“治摩”的对象,也是参与“治摩”的主要力量。为此,该县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到学校单位、工厂企业、各家各户大力宣传“治摩”的深远意义,从思想认识上获取村民群众的配合及支持。在《新沙洋》报、沙洋网站、县电视台集中宣传摩托车整治公告。村调频广播每天进行3遍宣传。组织5台广播车、制作20块摩托车事故理赔的展板巡回宣传。印制《致沙洋县摩托车驾驶员的一封信》15万份,印制办证程序办法小卡片10万份,移动、联通发送摩托车综合保险短信32万条,印制学习宣传手册5万份,由各村驾协、沙洋县2721名综治维稳信息员入户上门登记、宣传。三是搭建警民良性互动平台。针对群众反映到县车管所很麻烦、机考难、由人民医院指定体检等影响群众办证的问题,交警部门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改坐堂办证为上门服务。按照标准不降、程序不减的原则,经与市局交警支队沟通汇报,改机考为纸质考卷,由交警、卫生、保险等单位组成多个工作小分队,分镇进村,逐村流动办理,实行检车、考试、体检、保险办理“一站式”、“一条龙”上门服务,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受到广大摩托车驾驶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辖区群众参与办证、购险等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三、探索“治摩”举措——集中推行车险,高效率清除事故处理障碍。由县领导出面,经过与人保财险沙洋支公司、荆门分公司、湖北省公司反复协商、汇报和沟通,在承诺以量保收益的基础上,取得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书面承诺把沙洋做试点,继而向全市、全省推广。一是增加保额,调动保险公司积极性。在原有险种(120元交强险)基础上,增加91元保20万元的第三者险、100元保2万元驾驶员意外险。即每辆摩托车只缴纳311元,即可得保额34.2万元,完全可以满足事故的赔偿需求,同时也使保险公司有利润,不会因亏损而不愿承保。二是简化手续,确保被保险人快速获赔。要求交通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必须理赔到位,先赔付后办手续。与此同时,与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摩托车销售经营环节、号段发放、事故伤者先救治后结账等方面明确责任和义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保险的热情。三是完善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功效。完善由一名分管县长牵头的沙洋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委员会,实行交警、法院、司法、保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一站式”服务;依托县驾协,各村建立驾驶员管理协会,各村(居)小组成立摩托车管理小组,建立包保制度(包登记、包宣传、包教育、包处理),确保这一便民利民举措落到实处。 四、展现“治摩”成果——筑牢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服务了平安沙洋建设。截至目前,该县摩托车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效果明显。一是找到了规范摩托车管理的方法。公安交警部门完善了登记和档案,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加,除外出打工的预约办理外,该县摩托车户主全部参与进来。在集中清查、摸底、登记中,群众自觉上交报废、无大架号、疑似盗抢摩托车320台,设卡扣押无牌无证车辆360台。新登记52346台,已办牌办证办保险15638台。二是阻断了因摩托车事故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近三个月来,该县共发生一般事故82起,没有死亡事故,因事故理赔时间缩短,赔付能力明显增强,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沙洋县累计受理报案赔案26笔,赔偿额92.96万元,均在2个工作日完成。三是筑牢了平安建设的基石。各乡镇纷纷结合摩托车整治进村入户活动,全力推进安全防范工作和矛盾纠纷化解。各职能部门也为沙洋县摩托车整治声势和效果所鼓舞,纷纷按照行业平安建设的要求,全力推进平安沙洋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