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讯] 沙洋高桥皮影戏第五代传人赵月龙谈皮影

[复制链接] 2
回复
12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45

主题

3473

帖子

448

正能量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0

2013年度最佳捍卫奖2013年度最佳土豪金2013年度最佳贡献奖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社区QQ达人特约记者一卡通洋城记者新闻爆料爱心家园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6-14 17:35: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个皮影都有生命 每一句唱腔都是历史
                                                      ——沙洋高桥皮影戏第五代传人赵月龙谈皮影
  
特约记者 余少昌 文/图


  “赵师傅?他是咱们高桥皮影戏的第五代传人。”6月4日晚8时许,当记者随沙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小组来到官垱镇高桥时,小集镇上的居民正有说有笑地观看着“同心班”表演的皮影戏“唐书——五马破朝”,表演者正是高桥皮影戏第五代传人赵月龙(如图)。


高桥皮影戏起源于清朝末年。一百多年前,山西皮影戏的传承人向守成、向守义两兄弟一路逃荒卖艺,落户官垱高桥。皮影戏“十大韵”之一的秦腔表演也就此在高桥扎下了根,并代代相传。
  今年66岁的赵月龙,在学习皮影戏之前是农村电影放映员。1963年,喜爱民间艺术表演的赵月龙拜李国权为师,学习、钻研高桥皮影戏的创作与表演。8年后,赵月龙邀约高桥街上的范江国、杨景彪等4位民间文艺爱好者,成立“高桥皮影戏同心班”,正式从事高桥皮影戏的创作、表演和传承。
  文革期间,酷爱皮影戏的赵月龙采取“东放一件、西藏一点”的办法,将皮影戏的表演道具完好地保存下来,使高桥皮影戏躲过了“破四旧”劫难。
  在从事皮影戏的生涯中,赵月龙和“同心班”大胆创新,将秦腔表演与地方民间文化、现代文化融合,创作出了“宋书——锁金桥”“唐书——五马破朝”等70多个剧目。因皮影剧目大多取材于地方民间故事,道具制作、表演也很精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受农村观众喜爱,“同心班”也常年在潜江、钟祥、荆州等地表演,每年外出表演300多场次。
  “每个皮影都有生命,每句唱腔都是历史!虽说现在皮影戏受到了市场冲击,表演市场萎缩,大多数年轻人对皮影戏不再感兴趣,但我一定要把这项祖传的民间文艺传承给下一代。”表演完后,赵月龙一边整理道具和手抄剧本,一边与记者交谈,他已着手培养高桥皮影戏的第六代传人,让高桥皮影戏传承下去。
     与记者同行的沙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小组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高桥皮影戏,沙洋县正在挖掘高桥皮影戏的“史迹”,制作专题申报材料,将高桥皮影戏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哎...今天够累的,来自沙洋信息网《掌上沙洋》的签到

174

主题

1163

帖子

103

正能量

版主

Rank: 16

积分
5100

社区QQ达人优秀版主爱心家园

QQ
沙发
发表于 2013-6-14 18:47:1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候有表演哈 想看哈
《天天连萌》星期赛正式开始喽 玩游戏赢手机话费啦!~~~1...
微沙洋—聚有影响的人微沙洋—聚有影响力的沙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8

正能量

洋城书童

积分
6
板凳
发表于 2014-6-15 17:52:41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来,呵呵  
http://www.hao0724.com/?mod=r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