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9月4日报道:9月3日早上,山东省临沭县沿河路与沭新西街交会处路口发生了令人发指的一幕,一名十六七岁的女孩不顾众人劝阻,当街暴打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而且被打的老人和那个打人的女孩竟然是祖孙关系。 十六七岁的女孩当街暴打祖母,是违背天良的恶行,是亲情之痛、教育之失,更是传统美德之殇。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什么原因,少女对祖母拳脚相加,都会让亲情蒙羞,痛不堪言。百善孝为先,这种恶行已僭越了传统道德的底线。对老人不问不管以及粗暴蛮横的行径,原来多表现在一些成年人身上,而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当传统美德在现实面前屡遭抛弃、破坏的时候,当尊老爱幼不能得到很好传承的时候,社会上还会存在多少真正的天伦之乐? 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关乎社会文明的走向,加强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常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教育缺失,就会让孩子深受其害,文中的千千是一个作祟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教育又常常是“本本主义”,知行不一,与社会实践脱节。当一些官德不修、师德不为、医德不彰等现象时有发生的时候,当世风日益浮躁、戾气日益上涨的时候,一切都显得被动、艰难和苍白。所以,十六七岁的少女当街暴打祖母,是教育之失,家庭教育固然难免其咎,学校和社会教育也难辞其责。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言不讳地说,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日趋淡薄,幼不尊老的事例时见报端,倚老行恶的事例也常曝网络。物质在不断丰富,道德在不断丢弃,有人说这是一个“飞船上天道德探底”的时代。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确令人担忧,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文明又会走向何方?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认为敬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我不知道听了这句话,是该高兴,还是汗颜? 以爱构建亲情,实行知行合一的教育,传承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只有这样,才会少一些美德之殇。
沙洋信息网:尊老爱幼自古以来是中华名族的美德。此次“少女打奶奶”事件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年轻的一代已经把尊老的美德遗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