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讯] 又一个沙洋人上了央视,朋友圈快被传疯了。满满的正能量【含视频】

[复制链接] 1
回复
49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7

主题

3499

帖子

244

正能量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

积分
3353395

社区QQ达人最佳新人2013年度最佳捍卫奖2013年度最佳土豪金2013年度最佳贡献奖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18 12:36: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为工作折腰不向命运低头

——沙洋县公安局刑警洪少华的故事


      今年43岁的洪少华个子不高,头发已花白,走路总是不紧不慢,待人接物温和而爱笑,流露出一股自信和感召力。
  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个在沙洋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岗位上工作了20年的资深警察,是一个有着15年病龄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种顽固的职业病导致洪少华的脊柱出现骨质纤维硬化增生,已经从腰椎迁延到胸椎。

  平时吃饭、走路、看电视,洪少华会提醒自己直腰挺胸。现代医学结论里,强直性脊柱炎就是“不治之症”,但洪少华选择习惯性地藐视它。
  唯一能让洪少华忘记挺腰这回事的,只有身为刑事技术警察的本职工作:勘查现场。当跨进现场警戒线的一刹那,自然而然蹲下身子、匍匐在地,刑警洪少华不再是一个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他迅速回归为一名老练、优秀、经验丰富的刑事技术专家。这一刻,超乎常人的专注与执著让这名普通警察的生命熠熠发光。
  “绝症”下的20年坚守  1995年,年轻的洪少华从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到派出所工作不到半年,这个当时的“高材生”就被抽调到沙洋公安刑侦大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洪少华没想到,从此自己便与刑技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0年。
  案情一来,提起勘查箱就走。照相、勘查,回来连夜冲洗照片,比对指纹,分析案情,连天连夜地工作,从不觉得累。不是专业出身,他买了《痕迹检验学》《现场勘查学》《指纹》等专业书籍,丰富和完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一名崭露头角的刑事技术能手。
  1999年的一个冬夜,洪少华在一次紧急赶赴现场时车辆突然爆胎,连人带车翻进路边的田沟。谁也没料到,这起普通的事故为他罹患强直性脊柱炎顽症埋下了隐患。

  半年后,洪少华突然发病,腰痛难忍。因为工作忙,他经常不回家,留在单位跟小青年挤单身宿舍。有一天凌晨3点,同事发现洪少华居然坐在床上睡着了,这才知道,他的腰椎已经疼到不能躺下,常常在半夜里疼醒,只能坐起来熬到天亮。领导命令他去武汉检查,才得知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这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之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目前医学上无法根治。
  这对才刚刚结婚生子的洪少华来说无异晴天霹雳。接到确诊通知书,洪少华在陌生的武汉街头掉了眼泪。
  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打算将他调离这个辛苦的岗位。洪少华却说:“不,我年轻,抗得住!”他知道,培养一名刑事专业技术人才有多难;他更知道,自己内心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不舍。

  平均一天两个现场勘查,案件高发时更是达到10余案次。每起案件用时最少的要两到三个小时,重大案件则要紧张工作两三天。回来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分析整理,不能错过破案黄金时间。加班是常态,往往半夜之后才能回到宿舍,坐在床上休息一会。
  系统给出数千枚疑似指纹,需要用肉眼一枚一枚排查比对。洪少华在电脑前一坐就是数个小时,几天,不敢有丝毫疏忽。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根1米多长的木棍,腰疼的时候,用木棍一头抵住墙,一头抵在腰上,继续工作。

  病痛逐渐影响到他身体的正常活动。在野外出现场时,碰到一个沟坎,同事们能轻松跳过去,对洪少华来说却是天埑,他必须得绕远路。大家看到了觉得心酸,他反而不以为意。对他而言,所有的困难都像这条沟,总有办法能克服它。
  从警至今,洪少华始终坚守在刑技岗位。他主导参与勘验各类刑事案件现场6000余起,通过痕检技术破案10000多起,先后成功侦破江登科涉黑团伙案、“12·30”故意杀人案、“6·4”抢劫杀人案等一系列重特大案件,公安刑事技术科学在他手中彰显出巨大威力。
  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带领下,年轻人一茬茬成长起来,成为各个单位的精英骨干。洪少华的徒弟,现任沙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的马俊说起洪少华很感慨,“洪队不仅认真勘查现场,还特别善于总结防范技巧,每次看完现场还要教会受害人各种防范小技巧,避免案件再发,时间长了,沙洋刑侦技术民警都跟着养成了这个习惯。”
  榨干现场,也榨干自己
  在洪少华眼中,现场最宝贵,每提取一枚足印、指纹和血迹都如获至宝。然而,谁也不知道犯罪分子在案发现场会留下什么,谁也不知道指纹比对将在第多少个比中,每起勘查、分析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工作做到极致,“穷尽”这个词是洪少华对自己永远的要求。
  2002年12月5日,沙洋县马良镇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农妇在家中被猥亵后杀害,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洪少华判断犯罪嫌疑人系破窗进屋,他没有放弃,把注意力放在碎玻璃上。当时正在下雨,现场条件破坏严重,洪少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一片碎玻璃片,正好挨着地的那面还没被雨泡湿。他提取到一枚关键的指纹,然后连夜在周边村镇开展比对。谁也没想到,犯罪嫌疑人就是当地一个生产队长,而且就在警察眼皮子底下帮忙跑前跑后。

  2009年6月4日,沙洋县曾集镇村民报警说发现一件怪事,一辆车翻进路边农田,司机居然弃车跑了。查车得知,车主已失踪两天。洪少华觉得很蹊跷。他严格按命案现场勘查规范的要求,工作两天两夜从小车内提取到15枚残缺指纹和3滴血迹。为确定嫌疑人身份,洪少华坐在办公室比对指纹和DNA,当四天之后找到符合条件的对象“刘明星”时,却在人口系统中查无此人,来之不易的线索一下子中断了。洪少华毫不气馁,调取了附近所有有嫌疑人员的指纹和血迹档案,逐一比对分析,终于发现曾3次犯罪入狱的曾集镇村民“许明新”就是“刘明星”。最后该抢车杀人犯罪嫌疑人在河南落网,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2年7月15日,沙洋县拾回桥镇村民陈某雨夜被人杀死在自家门前的鱼塘里,洪少华在雨后草地上寻到一滴芝麻大小的血迹,将凶手绳之以法。

  2014年8月,洪少华在一起入室盗窃案现场找到一个被啃了一口丢弃的苹果,提取的DNA锁定作案200多起的流窜攀爬大盗。

  跟了他10个年头的徒弟郭义永远不会忘记今年夏天的一次出现场:农村变压器铜芯被盗,现场在野外,几百上千片硅钢片散落一地,风吹雨淋两天后才被发现。洪少华“无情”地要求:所有的硅钢片必须全部翻起来,一个个检查有无遗留指纹。

  2000年至今,沙洋县共发命案82起,破81起。唯一一起未破案件成为洪少华心中永远的遗憾。但他乐观地认为,有挑战才有动力,总有破获这起案件的那天。

  坚守在刑技岗位20年,从技术员到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中级痕检工程师,二十年的艰苦磨砺和刻苦钻研让洪少华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为业内专家。他所领导的刑事科学技术室被评为“全国一级示范刑事技术室”。洪少华本人也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早在2002年就被授予“沙洋县劳动模范”称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沙洋县第八届油菜花旅游节于3月20日在曾集张池隆重开幕!~~~1...

0

主题

11

帖子

0

正能量

洋城书童

积分
40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3-18 17:22:46 | 只看该作者
向英雄致敬!!!
http://www.hao0724.com/?mod=r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