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讯] 加大农村学校投入力度 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复制链接] 3
回复
62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1-14 08:5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大农村学校投入力度 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研报告
      沙洋县,一个建县仅15年,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辖13个镇,人口62万的农业县。底子薄、基础差、财政穷,却屡屡结出义务教育的硕果:“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试点县”、“湖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湖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2013年底,沙洋县以97.9分的全省次高分,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获得了省政府300万的奖励;2014年9月,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评估验收,并被省高度评价为“沙洋现象”,称“尤其值得类似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借鉴”。

一、沙洋县教育基本概况


      沙洋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87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15所、小学54所、幼儿园15所;2013年在校学生46206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5618人,中职学生1942人,初中学生11056人,小学学生18729人,幼儿园幼儿8861人;在册教师4577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师550人,职业高中教师115人,初中教师1773人,小学教师1943人,幼儿园教师196人。

      2006年秋季,沙洋县被国家确定为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新机制改革试点。近几年来,在沙洋县财政收支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政府勒紧裤腰带办教育,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湖北电视台“沟通”等栏目陆续播发了沙洋县新机制改革新闻,《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报纸刊载了沙洋县新机制改革事迹。

二、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切实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2006年秋,沙洋县在确定为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后,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指导沙洋县新机制改革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卡、致沙洋县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办公示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等多种形式,在沙洋县广泛深入宣传,使党的这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氛围,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多年来,沙洋县逐步在各方面加大投入,使得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强化责任,广筹资金,切实保障改革经费投入到位。


      在改革投入上,沙洋县按照“中央地方共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切实做到“五个到位”,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是公用经费补助到位。按照中央制定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中央、省承担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后,沙洋县公用经费按分担比例2013年配套424万元,加上在改革前,沙洋县公用经费生均提高15元的标准安排的补助资金120万元,合计544万元,使农村初中、小学年生均年公用经费分别从300元和200元达到了715元和515元;2013年秋季国家出台政策在2014年加大投入,生均再提高60元,达到初中生均年标准为775元、小学生均标准为575元;到2015年生均再提高40元,达到初中年生均标准815、小学生均标准615元。

      二是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到位。2013年,中央和省级政府补助沙洋县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17万元;2014年,中央和省级政府补助沙洋县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12万元。使年生平补助从小学500元、初中750元逐步达到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

      三是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到位。2013、2014两年沙洋县均按照校舍维修改造测算标准和政策各安排配套资金96万元;另一方面改革前税改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6%(150万元)投入不变,加上中央、省级补助407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达到653万元,两年合计安排1306万元。

      四是教师津补贴落实到位。沙洋县在职教师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政策标准。根据教师津补贴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绩效工资(含高中、中职、幼儿园)2013年人均总量达到21033元,2014年人均总量达到23000元,退休教师比照当地公务员同职级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五是“普九”债务化解到位。2008年按省政府要求,沙洋县“普九”化债目标为4230万元,沙洋县积极筹措配套资金1879万元,截止2009年6月30日全部化解完毕,通过了市级、省级及国家级验收。

(三)强化监管,依法治教,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关要求,沙洋县在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基础上,为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建立了监督机制,强化了责任。一是实行“八个严禁”:即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名义进行乱收费;严禁以购买教辅资料为由增加收费项目;严禁强行收取住宿、早餐、保险等费用和其它搭车收费行为;严禁自愿变强制收费;严禁代其他部门收费;严禁以自愿收费项目为借口拒绝学生报名、入学;严禁以教师奖励为诱饵捆绑收费;严禁将收据填写不全或不规范收费。二是加大查处力度。凡是发现有乱收费行为的一律从严查处,在查处乱收费案件时,实行“三不讲”,即不讲原因、不讲身份、不讲下不为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谁收费查处谁;谁有责任追究谁。由于认识高、措施硬、管理严,沙洋县中小学至今无一例乱收费现象发生。由于监督有力,措施到位,连续几年,湖北省教育厅确定沙洋县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给予奖励10万元。

(四)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为规范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实行了“校财局管”的教育经费管理新模式,达到了“四个直达”:

      一是部门预算编制直达学校。部门预算直接编制到每一个农村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职责转为辅导、审核和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再具体从事预算的编制和资金的二次分配。

      二是财务核算直达学校。按照新机制改革对财政、教育、学校三个层次的不同职责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建立教育、财政、学校财务网络体系,即依托农村义务教育财务核算软件加强学校财务核算和管理;依托国库支付系统实行资金调度直接延伸到学校;依托国有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资产的网络化管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局可随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三是资金拨付直达学校。县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各学校的用款计划,除部分零星开支外,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直达商品(劳务)供应者和收款人。

      四是财务监控直达学校。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县财政挤出120万元,为所有独立核算包括代理记账的农村中小学统一配置了电脑设施,安装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软件”。所有农村中小学学校的财务核算和国库支付网络建立起来,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网络可以对各学校的财务和用款计划进行适时监控。

三、新机制给农村义务教育注入活力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实施新机制几年来,学校师生从经费收缴琐事中解放出来,教育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公用经费补助及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得到保障,教师队伍越来越稳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到位,解决了贫困学生辍学问题。

(一)农民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

      2013年,沙洋县减免农村中小学生杂费、课本费,发放生活补助费共计1160万元,惠及4.5万个农村家庭,平均每个家庭减负258元。

(二)公用经费得到了充分保障。

      2013年公用经费按小学生年生均515元、初中生年生均715元进行落实,全年安排公用经费2049万元,对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落实,且适当补助,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予以倾斜。

(三)校舍维修得到了大力改善。

      在项目管理上按照公平合理、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解决改善办学条件资金,2013年共投入校舍安全维修改造资金653万元,改造项目55个,改造面积5990平方米;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433万元;教师周转房专项资金600万元,新建周转宿舍119套;落实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发展费总计1500万元,用于沙洋县汉上实验学校征地、办证、补偿款等支出。

(四)贫困学生得到了有效资助。

      2013年,各级政府补助沙洋县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17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在校生活问题,使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了100%。

(五)教育教学得到了突出发展。

      落实公用经费的5%作为教师培训费,让教师到县、市培训面达到100%。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配备和充实沙洋县69所义务教育学校的理化生、体音美等教学器材和图书,兴建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教室等,让农村义务教育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四、新机制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

      新机制在改革过程中,既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巨大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呈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偏远薄弱学校问题,走读贫困学生问题,寄宿学校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育经费管理问题等等。

(一)薄弱学校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制约了沙洋县教育可持续发展。
      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城镇化发展趋势,有些偏远学校生源明显不足,按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学校正常公务开支尚且不够,要进行校园校舍的维修及建设完全没有可能。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偏远薄弱学校就越来越薄弱了。同时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也不配套,由于受编制限制,近3年沙洋县只新进教师190名,远不能解决年龄结构和学科配套问题。

(二)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覆盖面偏小。

      因农村生源减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学校的服务半径普遍增大了,学生基本上都在学校进中餐。目前,生活补助只限贫困寄宿生,而非寄宿生中的贫困生不能享受。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都是难题。

      由于生源减少,学校布局调整,离学校远的学生必须住读。学校,特别是小学必须进行寄宿制学校改造,这需要大量资金。寄宿制学校办学,住宿的学生年龄小,需要陪护,而目前的教师配编政策并没有生活教师的编制。

五、有关建议

      一是从经费上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对薄弱学校专项补助,进行维修改造;从教师编制上鼓励支持大中专生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      二是将生活补助发放范围扩大到所有在校进餐的贫困生,并综合考虑物价因素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三是对寄宿制学校出台专项政策,逐步加大对寄宿制学校改造建设,给更多的寄宿学生提供方便;
      四是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有待进一步完善:更进一步明确细化教育、财政、学校三者之间的责任,建立高效、安全的财务运行机制;
      五是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预算、公用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督,让新机制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沙洋县财政局 张凤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自从每天来签到,心情好了,胃口好了,头发黑了,痔疮不犯了,越活越年轻了.8...

1

主题

1659

帖子

2017

正能量

洋城秀才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880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4 10:23:4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不多啊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42

帖子

2121

正能量

洋城秀才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922
QQ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4 10:23:41 | 只看该作者
这贴子你会收藏吗  
沙洋信息网,签到都很爽!你来闯一闯,心情特舒畅!~~~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22

帖子

2044

正能量

洋城举人

Rank: 4

积分
1010
QQ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4 10:23:41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加分  
2元洗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