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记者走进沙洋县高阳镇垢冢村金贝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鸽基地,但见一排排鸽舍整洁有序,到处是雪白的鸽子,“咕、咕、咕”的叫声和翅膀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很是热闹。
“每个鸽笼内,都是一公一母,标准的‘夫妻终身制’”,合作社负责人韩涛指着一对正偎依在一起的鸽子,微笑着介绍:“6天下一窝两个鸽蛋,孵化出来后,20天就可以出雏鸽。一鸽顶九鸡,鸽子高蛋白,营养价值高。”
韩涛介绍,基地去年5月刚起步,从安陆引种了3500对美国王鸽。春节前就销售了3000多只雏鸽,正月初二这天还有客商来调了300多只。“销路不愁,目前主要销往荆州等地,节前武汉的批发商打电话要货,都被我回绝了,产量还是不够。走上正轨后,一个月毛收入可达7万元。”
谈起今年,韩涛满是憧憬。他说:“前期引种加硬件建设,投入了70来万元,今年除了扩大基地规模外,准备开办一家以鸽子为主打品牌菜的特色餐饮店。同时扩大合作社成员,对有意加盟的村民,提供鸽种、鸽食、包销服务,也算是一种精准扶贫。”
记者说出心中的疑惑:沙洋没有养鸽的传统,怎么想起来养鸽呢?
“潜江有裁缝,我们沙洋有‘养鸽夫妻’啊!”韩涛笑着说:“这是打工‘打’出来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沙洋有夫妻去广州帮人养鸽子,之后乡亲带乡亲,出去打工的夫妻养鸽队伍就壮大了。据不完全统计,沙洋县高阳、官垱等镇,目前在外面打工养鸽的夫妻约有130至140对,遍及广东、北京、内蒙古、江苏、浙江等地。”
合作社聘请的刘云锋、程丽华夫妻,高阳镇三店村人,就是带着养鸽技术返乡的一对。刘云锋对记者说:“2000年下半年,我们夫妻俩刚结婚不久,就去广州打工帮人养鸽子。之后一技在手,全国各地跑,月收入有三四千元。现在回到家门口就业,收入也不低,还可以照顾家人。”
欢迎光临 沙洋信息网 (https://hao072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